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发布《准许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输出种畜禽的国家名录》的通知

时间:2024-06-24 03:46:1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57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发布《准许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输出种畜禽的国家名录》的通知

农业部


关于发布《准许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输出种畜禽的国家名录》的通知
           (农检疫函〔1995〕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畜牧、水产)厅(局)、各直属口岸动植物检疫局、动物检疫所:

  近年来,为了改良我国畜禽品种,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从国外引进优良畜禽品种(包括精液、胚胎、受精卵等,下同)的工作,这无疑将有助于发展我国畜牧业生产和“菜篮子”工程的建设。但是,有些部门和地区由于不了解或忽视了有关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在引进种畜禽工作中,出现过一些问题。

  为了避免在引进种畜禽过程中,因不了解有关进出境动植物检疫规定而出现的问题,使引进优良种畜禽的工作顺利进行,现发布1996年度《准许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输入种畜禽的国家名录》(见附页)。另外,引进种畜禽还应注意遵守有关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特别是1.在对外签订有关贸易合同、接受赠送和国际合作协议

前,应先向我部动植物检疫局办理进境动物检疫审批手续;2.在种畜禽到达口岸前

,向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报检;3.根据有关进出境动植物检疫规定,对进境的种畜

禽进行隔离检疫,进口猪、牛、羊等大中家畜,须在北京、天津、上海或广州的国家进境动物检疫隔离场检疫。

  特此通知,并请通知有关单位。

  附件:准许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输出种畜禽的国家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

        准许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输出种畜禽的国家名录

              (一九九六年度)

 

┌────┬─────────────────────────────────────┐

│ 种畜禽│  准许进境的国家                            │

├────┼─────────────────────────────────────┤

│  猪 │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比利时、德国、英国、丹麦、奥地利、│

│    │日本                                   │

├────┼─────────────────────────────────────┤

│    │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荷兰、瑞典、德园、丹麦、奥地利、芬兰、 │

│  牛 │日本、加拿大                               │

├────┼─────────────────────────────────────┤

│ 牛精液│ 美国**新西兰、阿根廷、荷兰、德国、加拿大、丹麦、以色列、澳大利亚**   │

├────┼─────────────────────────────────────┤

│ 牛胚胎│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德国                   │

├────┼─────────────────────────────────────┤

│  马 │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奥地利、哈萨克、俄罗斯、爱尔兰         │

├────┼─────────────────────────────────────┤

│  羊 │ 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法国、德国、英国、奥地利           │

├────┼─────────────────────────────────────┤

│    │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鸡)、法国、英国、丹麦、日本*(鸡)、以色列* │

│  种禽│                                     │

│    │(鸡)、匈牙利*(鸡)                             │

├────┼─────────────────────────────────────┤

│    │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鸡)、法国、英国、丹麦、日本*(鸡)、匈牙利 * │

│  种蛋│                                     │

│    │(鸡)                                   │

├────┼─────────────────────────────────────┤

│  鸵鸟│ 美国、加拿大、荷兰、法国、津巴布韦                   │

├────┼─────────────────────────────────────┤

│ 鸵鸟蛋│ 法国、津巴布韦                             │

└────┴─────────────────────────────────────┘

  注:

  1.“**”为有地区限制性进境;

  2.“*”这仅限种鸡、种鸡蛋可以向我国输出;

  3.本名录以外的其它动物进境,也须遵守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欲了解详细

情况,请与我部动植物检疫局联系。电话:(010)4194030。

 






关于修订《大连市果树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辽宁省大连市财政局 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


关于修订《大连市果树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大财农〔2008〕363号




各区市县(先导区)财政局、果业行政主管部门:

以苹果、大樱桃为主的水果产业,近几年通过政府强有力支持,产业优势已凸现出来。为丰富我市其他果业品种,发展特色产品,提高水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根据《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委发〔2008〕3号),结合我市实际,市财政局、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对2003年制订的《大连市果树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大财农字〔2003〕369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大连市果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大连市果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大连市财政局

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

二○○八年七月二十九日





大连市果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果业的发展,促进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根据《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委发〔2008〕3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果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是市政府为支持农村发展果业生产设立的财政补助资金。涉农区市县(先导区)财政也要根据市政府确定的果业发展目标、政策,建立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果业的扶持力度。

第三条 从2008年起,果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为新发展的优质果树、优质果树苗木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示范果园。

第四条 扶持对象及补助标准

(一)新发展的优质果树。每年扶持蓝莓、树莓、苹果、大樱桃、桃、梨、葡萄优质品种果树。新发展的蓝莓,每亩市财政补助800元;新发展的树莓,每亩市财政补助300元;新发展的优质苹果、大樱桃、桃、梨、葡萄,每亩市财政补助100元。

(二)优质果树苗木繁育基地。每年择优扶持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果树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每个苗木繁育基地市财政补助5—10万元。

(三)标准化示范果园。每年择优扶持集中连片且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优质苹果、大樱桃、桃、梨、葡萄标准化示范果园,每亩市财政补助100元。

第五条 属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碧流河、英那河、转角楼、朱隈子水库上游水源地乡镇新发展的优质果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扶持,补助标准可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上浮10%—30%。

第六条 纳入本办法扶持的项目必须符合以下建设标准

(一)新发展的优质果树

1、果园建设必须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规划的果业基地范围内;

2、栽植品种是市场上畅销的优良品种;

3、当年栽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

4、果园坡地梯田化、平地池田化、洼地台田化;

5、果园水利设施配套齐全;

6、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措施;

7、农户当年新发展的蓝莓、树莓,以村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单位规模达50亩以上,以企业为单位规模在100亩以上;新发展的苹果、大樱桃、桃、梨、葡萄集中连片规模在200亩以上。

(二)优质果树苗木繁育基地

1、生产的苗木是本地区推广的优良品种;

2、生产的苗木是无土传检疫病虫害、无病毒的优良品种;

3、繁育基地规模在100亩以上,有母本园、采穗圃和苗木繁育圃,其中母本园达到10%以上。

(三)标准化示范果园

1、品种为市场上畅销的优良品种;

2、规模在100亩以上,树龄5年生以上,树龄基本一致;

3、树型修剪科学标准,透风透光条件良好,采用提质增效管理技术措施;

4、果园坡地梯田化、平地池田化、洼地台田化,果园主道路和支道路设置合理,形成网络;

5、有基本完善的水利配套设施;

6、亩产量:成龄树苹果、梨在3000公斤以上,大樱桃在500公斤以上,桃、葡萄在2000公斤以上;

7、产品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及认证。

第七条 同一单位的同一个项目,当年已由市政府通过财政支农、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建设、科技支农等形式扶持过而达到或超过本办法规定补助标准的,不再补助,不足部分可以补助。

第八条 符合果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条件的项目,须按以下程序和要求申报

(一)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单位或个人,需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同时可将申报内容输入“大连市财政支农项目网”(以下简称“支农项目网”,网址及输入方法另行公布)。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本办法规定对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分别向区市县(先导区)果业行政主管部门、财政局申报,同时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在支农项目网上公布所有项目的申报情况。

(三)各区市县(先导区)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局对各乡镇(街道)上报扶持项目,应抓紧组织评审,经确认符合条件的,两部门应联合行文,并附《区(市、县、先导区)局、财政局关于果树发展项目的评审报告》,分别报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市财政局,同时由各区市县(先导区)财政局将上报项目输入支农项目网。

(四)市农村经济委员会须按办法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在区市县(先导区)项目申报截止日期后的60日内,依据建设标准完成对各县区(先导区)上报项目的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和确定的预选扶持项目正式行文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在收到市农村经济委员会文件后,依据本办法和有关规定进行政策性审核,并在支农项目网上公示,公示期满,经市财政局会同市农村经济委员会核准,市财政局将补助资金拨付到各区市县(先导区)财政。

第九条 符合扶持条件的项目,市、区市县(先导区)及乡镇(街道)应在收到申报材料之日起15日内做好落实工作。区市县(先导区)向市的申报截止日期为每年的6月30日。

第十条 对市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区市县(先导区)及乡镇(街道)财政部门应在收到上一级财政部门拨款文件之日起15个工作日之内拨付,并将拨款情况报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将会同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对项目资金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将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进行处理、处罚。

第十一条 对于市政府扶持的果业发展项目,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应建立项目档案,并将项目建设情况报告市政府,同时抄送市财政局。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大连市财政局、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大连市果树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大财农字〔2003〕369号)同时废止。


山东省计量器具制造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修正)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计量器具制造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修正)
山东省人民政府



根据1998年4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90号令关于修订《山东省计量器具制造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进行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计量器具制造、销售的监督管理,确保计量器具产品质量,保障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维护国家利益和用户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计量器具是指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定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等。
第三条 凡在本省境内从事计量器具制造、销售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计量器具制造、销售的监督管理,应遵循科学、公正的原则,鼓励制造者、销售者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确保计量器具质量。
第五条 省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全省计量器具制造、销售的统一监督管理,市地、县(市)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计量器具制造、销售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计量器具制造、销售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有关部门应协助技术监督部门做好计量器具制造、销售管理工作。

第二章 制造和销售
第七条 制造、销售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并对其制造、销售的计量器具负责。
第八条 制造计量器具应经县以上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并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后,申请办理营业执照。
《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不得向其他企事业单位、个人转让。
第九条 制造计量器具新产品,必须按有关规定申请领取型式批准证书或样机试验合格证书。
已取得型式批准证书或样机试验合格证书的,应于领取合格证书一年内组织生产。
第十条 临时制造计量器具的须符合下列条件,并向省技术监督部门申领《临时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一)新研制的计量器具需先行试制、试销、试用;
(二)试制品不超过10台(件);
(三)试制、试销、试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
第十一条 制造用于出口的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计量器具,须持出口合同报经省技术监督部门审批,并不得在国内销售。
第十二条 计量器具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技术标准的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造或销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计量器具:
(一)国家明令淘汰的;
(二)不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
(三)量值虚假的;
(四)隐匿制造厂厂名、厂址的;
(五)伪造或冒用《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计量检定印证及他人厂名、厂址的;
(六)未按规定标明储运或使用特殊要求的;
(七)未经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
第十三条 制造、销售的计量器具标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计量检定合格印、证;
(二)有中文计量器具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三)有明确的型号、规格、量限和准确度等级;
(四)使用不当易造成计量器具损坏或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应有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
(五)明显部位有“CMC”标志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编号;
(六)有明示采用的标准或计量检定规程。
第十四条 销售计量器具,应向当地县以上技术监督部门登记备案。
第十五条 销售计量器具应执行进货验收制度,验明《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检定合格证以及厂名、厂址和计量性能。发现标识不符合规定或质量可疑的,应向当地技术监督部门报验。
第十六条 销售进口计量器具,必须经省以上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经检定不合格的,不得销售。
第十七条 售出的计量器具存在瑕疵或缺陷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退货;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或者人身伤害的,销售者应负责赔偿。
计量器具的瑕疵或缺陷不是由于销售者的过错造成的,销售者应先行负责修理、更换、退货、赔偿后,向直接供货者追偿。
以欺诈手段销售计量器具的,应按该计量器具价款两倍的数额向用户赔偿。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技术监督部门对计量器具的制造、销售者,可采用监督抽查、定期监督检查、日常监督检查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资格复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监督抽查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资格复查由省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实施;定期监督检查由市地技术监督部门按省技术监督部门下达或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日常监督检查由市地、县(市)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实施。
同一厂家的同一种计量器具,业经上级技术监督部门检查判定为合格的,下级技术监督部门在6个月内不得再行检查。
第二十条 技术监督部门对计量器具制造、销售者的监督检查,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进入计量器具存放地检查,抽取样品;
(二)封存、扣押有严重质量问题或涉嫌严重质量问题的计量器具;
(三)查阅、复制与违法制造、销售计量器具行为有关的票据、帐册、文件、业务函电等资料;
(四)对情节简单,事实清楚,违法所得在500元以下的违法者施行现场处罚。
第二十一条 在《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有效期内,省技术监督部门可对持证者进行1至2次资格复查。
第二十二条 监督检查所需计量器具样品由被检查者提供。检定试验完毕留样期满后,除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者外,样品应及时退还被检查者。
第二十三条 计量器具监督检查结论应及时通知被检查者。对检查结论不服的,可在接到检查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的技术监督部门提出书面复验申请。技术监督部门应于10日内作出答复。理由正当的,应另行指定检定机构复验,复验结果为终局决定,复验费用
由责任方承担;复验申请无理的,予以驳回。
第二十四条 判定计量器具的质量,以国家检定规程或相应的国家标准为依据;国家尚未制定检定规程和标准的,以部门检定规程或行业标准为依据;没有部门检定规程和行业标准的,以地方检定规程或经县以上技术监督部门审查备案的企业标准为依据。
第二十五条 监督抽查计量器具所需费用按国家规定列支,不得向被检查者收费,但经监督抽查判为不合格的复查费用除外。实施定期监督检查和进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复查,按国家和省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收取检定试验费。日常监督检查判定计量器具符合国家规定的,检
定费用由检查者支付;判定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检定费用由被检查者承担。各级技术监督部门在收取检验费时,应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收取的产品检验费应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第二十六条 技术监督部门应为被检查者及申请型式批准、样机试验者保守正当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第四章 罚 则
第二十七条 对制造、销售计量器具的违法行为,法律、法规有明确处罚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制造、销售计量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责令停止制造、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1至5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隐匿或伪造、冒用厂名、厂址的;
(二)伪造、冒用计量检定印、证或其他质量证明的;
(三)量值可变、示值虚假的。
第二十九条 计量器具标识不符合规定的,责令停止制造、销售,限期改正。
第三十条 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以上技术监督部门决定。
罚没财物应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罚没款及没收计量器具的变价款,一律上缴同级财政。
第三十一条 技术监督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敲诈勒索的,由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既不申请复议又不起诉也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技术监督部门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1998年4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90号令《关于修订〈山东省计量器具制造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业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发布施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省政府决定对《山东省计量器具制造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作如下修订:
1.第二十八条修改为:“制造、销售计量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责令停止制造、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1至5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隐匿或伪造、冒用厂名、厂址的;
(二)伪造、冒用计量检定印、证或其他质量证明的;
(三)量值可变、示值虚假的。”
2.第二十九条修改为:“计量器具标识不符合规定的,责令停止制造、销售,限期改正。”
3.删去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五条。
此外,根据本决定,对以上规章部分条款的顺序作相应的调整。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5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