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农民、小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违反工商业税法规的案件是否要经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问题的批复

时间:2024-05-31 19:57:0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60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农民、小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违反工商业税法规的案件是否要经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农民、小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违反工商业税法规的案件是否要经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问题的批复

1958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57年12月17日〔57〕法研字第151号请示收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57〕财税戊字第74号指示所附“税务机关对违反工商业税法规的农民、小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进行检查和处理的注意事项”中所提的几类送人民法院处理的案件,是否要经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问题,经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系,我们的意见是:这几类案件一般是比较轻微的案件,可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如有案情重大复杂需要人民检察院侦查起诉的,也可由人民检察院侦查起诉。


关于印发忻州市城区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规定的通知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忻州市城区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规定的通知


市直各有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人、民防空警报建设和管理工作,现将《忻州市城区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六年十二月六日

忻州市城区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适应平时和战时报警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办法》及省政府、省军区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区内与人民防空警报设施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人民防空警报设施(以下简称警报设施),是战时防备敌人空袭,平时用于洪涝、地震等严重灾害报警的基本工具,包括警报器、控制设备、供电设备、中间控制站、中央控制站等。
第四条 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是本市城区警报设施管理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检查指导警报设施的维护管理;
(二)提供有关器材和进行维修技术指导;
(三)办理警报设施迁移、报废、更新及局部地区报警审批手续;
(四)按上级机关要求组织实施警报试鸣:
(五)法律法规及上级领导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建设、电信、电业、新闻、无线电管理等部门应协同做好警报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制订警报实施建设规划和警报设施布局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六条 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根据规划和布局方案安装警报设施时,警报设施的所在单位应按技术要求提供便利条件。
警报设施的所在单位应按国家规定,负责对安装在本单位的警报设施维护管理,指定具体部门和专人负责警报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使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如发观有影响警报设施正常使用的情形,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及时报告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警报设施的所在单位应根据上级机关或市人民政府的命令,在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指挥下实施统控或自控形式的警报信号的发放。
第七条 电业部门应保障平时与战时警报设施的电力供应;在调整警报网点迁移或者新安装警报设施时,应协助架设电力供应线路。
第八条 电信部门应按照国家规定的任务和警报设施建设规划,对人民防空警报网的通信线路实行优先保障:对警报中间站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定期对警报器控制线路进行测试; 在平时或战时遇有突发事件,应保证警报网所需线路的调用。
第九条 人民防空无线电警报网所用国家分配的专用频率,无线电管理部门应:产以保障,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占用,保证战时所用无线电台报警频率不受干扰。
在人民防空警报音响覆盖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于生产、生活的音响信号及信号程序,不得与人民防空警报信号混同。
第十条 驻军通信部门应当利用既;有通信设施为本市人民防空的指挥通信提供保障。
第十一条 各新闻宣传单位平时应配合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做好防空防灾警报预案和正常年度试鸣的宣传、公告等工作。
第十二条 建设工程涉及警报设施性能和安全的,建设单位应事先报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批准后方可施工;严重妨碍警报没施性能和安全或者损坏警报设施的,应负责恢复或重建。
第十三条 人民防空警报设施不得擅自拆除。确需拆除的必
须报经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批准,并由拆除单位补建或者补偿。
第十四条 人民防空警报信号的发放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警报发放权,战时授予市人民防空指挥机关:平时发生洪水、地震、核化事故等灾害以及需要组织试鸣时,由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 对在警报设施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市政府办公厅和军分区司令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对当事人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可以对个人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并处10000元至50000元的罚款: 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一)擅自拆除人民防空警报设备设施的:
(二)使用与防空警报相同的音响信号的:
(三)阻挠安装人民防空警报设施,拒不改正的。
第十七条 故意损坏人民防空警报设施,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忻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沙特阿拉伯王国新闻部广播电视合作协议

中国 沙特阿拉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沙特阿拉伯王国新闻部广播电视合作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沙特阿拉伯王国新闻部为加强双方的合作与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双方定期交换介绍本国民族文化和传统的电视节目、电视剧、纪录片和音乐节目的录像带。所交换的电视节目应附英文解说词。

  中方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负责执行;沙方由沙特电视台和沙特广播电台负责执行。

                第二条

  每逢建国大庆年(中国:十月一日;沙特:九月二十三日)互播介绍对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统、自然风光和两国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提前三个月将录像带和英文解说词交给对方。两国的大使馆为此提供可能的协助。

                第三条

  双方通过协商,在对等的原则下互派代表团和广播电视记者组。国际旅费自理,接待方负责交通食宿费用。

                第四条

  双方鼓励本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参加对方举办的广播音乐节和电视节。

                第五条

  在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访问时,互为对方的广播电视转播和节目传送工作提供各种方便和协助。

                第六条

  双方通报、协调在国际或地区性广播电视会议上各自的立场。

                第七条

  1. 双方鼓励在广播电视科技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

  2. 双方鼓励本国广播电视机构组团参加对方国家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技术和经验。

  3. 双方鼓励在互惠的基础上开展广播电视业务培训。中方希望定期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音员到沙特进行阿拉伯语进修。

                第八条

  在解释和执行过程中的任何分歧将通过协商友好解决。

                第九条

  本协议经双方同意可以修改。

                第十条

  1. 本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2. 本协议有效期三年。如缔约一方在期满三个月前未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要求终止本协议,则本协议将自动延长三年。

  本协议于一九九九年十月三十一日,回历1420年7月22日在利雅得签署。一式三份,用中文、英文和阿拉伯文写成,三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在内容、解释或条文发生任何分歧时,以英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代表    沙特阿拉伯王国新闻部代表

        唐家璇(签字)            福阿德·法尔西(签字)